登录
读音是: sān zhǐ xiàng gōng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三旨相公”是指唐朝肃宗时,李辅国专权,三位宰相只负责起草诏书和册封王公的职务,政治上毫无建树,故有此称。 唐肃宗即位之初,曾任命李辅国为殿中监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也就是最高副宰相。但是李辅国并无相才,毫无建树。除了殿中监之外,他还在履节将军、封北平县侯的基础上,再拜为司徒,进封博陵郡王。从此李辅国便骄横跋扈,无人能制衡。李辅国见唐肃宗仍年富力强,也并不老,于是就产生了篡位自立的想法。一天下朝后,李辅国对人说:“老奴不久拥翊天子,成社稷功。”杜甫在《哀王孙》诗中说:“宫女多怨旷,层见岁一来。先帝尚垂怜,遣令往城外。”杜甫在这首诗中说的“先帝”,是指肃宗皇帝的上一代皇帝代宗。也就是说,“三旨相公”是指唐代宗时宰相李辅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