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是:
dōng
xī
nán
shuò
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成语“东西南朔”形容地区、方向或位址的转移。它源于古代中国的方位划分,即东、西、南、北四方和与之相对的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四方。成语中的“东”代表东方,是日出之地;“西”代表西方,是日落之地;“南”代表南方,是炎热之地;“北”代表北方,是寒冷之地。
例如,一个人若表示他从北京出发,经过南京,最终到达西安,可以说他“东西南朔”地移动了。这种描述可以强调地点或方向的改变,常用于历史、地理或军事等领域的描述。
总的来说,“东西南朔”是一个描述地点、方向或位址转移的成语,它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