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是: yǐ bào yì bào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以暴易暴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,以强权取代强权,以暴力对抗暴力。这个成语源于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无道,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自诸侯出,谓之邦君。邦君者,周召之臣也。天下有道,则率其国而从之;天下无道,则干、越之剑者也。尔其修诸?否,将折而弓。”这段话的大意是,天下有道的时候,音律和礼乐同征伐都由天子掌握;天下无道的时候,音律和礼乐同征伐都由诸侯和大夫掌握。由大夫和家臣掌握的,就称作家君。家君,是周朝的臣子。天下有道,就率领国君仿效周朝的制度;天下无道,就像干越制造的宝剑一样,各人自己设法去保护。 周朝末年,社会动荡,礼崩乐坏,各路诸侯纷纷崛起,以武力争夺天下。其中以齐景公最为强大,他欲称霸诸侯,但苦于无人辅佐,于是广招贤才。齐景公任用了一位叫晏子的贤能大臣,在他的辅佐下,齐国渐渐强盛起来。 晏子为齐景公出谋划策,制定了一系列仁政爱民的政策。然而齐景公年轻时曾发动过对周边小国的战争,骄横跋扈,听不进忠言。为了劝说齐景公改变暴政,恢复礼治,晏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 有一次,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战败了。鲁庄公询问陶国国君陶桓公是怎么打败鲁国的。陶桓公说:“我们有三样办法对付你们鲁国。” “哪三样办法?”鲁庄公问。 “第一件办法是用武力压服你们;第二件办法是让你们求我免于征伐而给予奖赏;第三件办法是让你们缴纳贡品。”鲁庄公说:“用武力压服我,这是暴力的办法,我不能忍受;请求您免于征伐并给予奖赏,这和我鲁国以德报怨有什么区别呢?我不采用;缴纳贡品更不是我所希望的。如果齐国以德治国,那我们鲁国就以德报怨来侍奉您。” 晏子听完这个故事后对齐景公说:“您认为鲁庄公笨吗?不笨。他懂得用恩德来回报别人的怨仇的人是聪明的。现在您使用武力、威胁、惩罚的办法对待诸侯,已搞得天下不安宁了。现在您想用奖赏的办法来安抚别人,这只能使别人见利忘义;现在您想用缴纳贡品的方法来讨好别人,这只能显示您软弱无能。” 齐景公听完晏子的话后沉思了很久,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表示要改弦更张,实行仁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