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读音是: bā gōng shān shàng cǎo mù jiē bīng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说,在八公山,连平常用来比喻具有极大威慑力的草木也给人以军队的错觉。
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晋时期的一场历史事件。公元383年,前秦王苻坚组织90万大军,南下攻打东晋,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,谢弦为先锋,带领8万精兵迎战。
八公山地处淝水(淮河支流)边,地势险要,山上树木茂密,八公山下,淝水上空,人声鼎沸,战旗飘扬。东晋将士们士气高昂,英勇杀敌。
前秦军队虽然人数众多,但阵脚混乱,抵挡不住晋军的精锐之师。谢弦利用前秦军由于长途跋涉,深入晋境,深入敌方的弱点,施巧计迫使前秦军队后退。
在淝水决战中,东晋军队以少胜多,打败了前秦军队。这场战争被载入军事史中,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。
从此,“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”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战争中的惊恐和不安,同时也被用来形容在逆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勇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