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削木为吏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xuē wéi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成语“削木为吏”的意思是比喻德才平庸,不能胜任治恤之任。原指木头有轮子,可作车前之吏。出自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。 春秋时,卫国大夫孔文子将女儿嫁给卫灵公的弟弟,卫灵公没有同意,于是他打算把女儿嫁给与他同级别的宁喜。宁喜是卫国的权臣,他为了讨好卫灵公,特地削了一段木棍,中间挖了个小洞,把胳膊伸进去,让卫灵公看了,说这是做臣子的礼节,以此来表明自己忠于卫国,愿意尽心竭力侍奉国君。卫灵公这才同意了这门亲事。 后来,卫国又发生了内乱,宁喜杀死了国君,自立为国君。有人到晋国告诉这件事,并责怪晋国没有保护卫国国君。晋文公为了防止楚国人乘机侵犯晋国,没有马上讨伐宁喜。一年以后,晋文公发兵攻打卫国,捉住了宁喜。当初,宁喜曾想依靠晋文公的军队赶走卫灵公,夺取政权。他向晋文公说:“如果赶走卫灵公我就可以当上执政大臣了,那时我愿与您一起执掌晋国的政事。”可是宁喜万万没有想到,晋文公并不想帮助他赶走卫灵公。晋文公问宁喜说:“你依靠卫国国君赶走另一个国君,然后再依靠晋国的大军赶走我,这种做法对吗?”宁喜回答说:“我削木为吏,也是为了使您当上国君啊。”晋文公说:“我宁可做这个大国的大夫,也不愿与你一起做国君。”于是就把宁喜押到太庙斩首了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