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是:
dòng
zhé
dé
jiù
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动辄得咎”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动不动就会受到责备或处分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君子有道,丘不得行焉。丘欲无言。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,是求有益于得也,求在我者也。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无益于得也,求在外者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如果做错了事情,就会受到惩罚。但是,如果做对了事情,却不一定能够得到赏赐。这是因为,社会上有许多不公平的事情,有些人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,而有些人的行为却受到了社会的谴责。因此,人们应该保持谨慎和谦虚的态度,不要轻易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,以免陷入“动辄得咎”的境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