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咬文啮字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yǎo wén niè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咬文啮字”是一个成语,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。其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,特别是诗词创作。

在古代,文人墨客常常在诗词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拟人、夸张等,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。因此,他们会在创作过程中对每一个字、每一个词进行仔细地推敲,甚至对每一个字的发音、咬字的方式都十分讲究。这就是“咬文啮字”的由来。

例如,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写道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”其中的“离离”和“萋萋”两个词语都是运用了双声叠韵的修辞手法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别之情。

在这个例子中,“咬文啮字”的不仅仅是在创作中追求修辞效果,更是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热爱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