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是:
tuò
hú
qiāo
quē
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唾壶敲缺”是一个典故,源自东晋时期,豪爽的王敦将军。他曾率军与叛贼作战,战斗激烈时,他一边指挥一边痛骂,唾沫飞溅。但他并不是骂人,而是在鼓舞士气,最终他们取得了胜利。王敦回到家中,心情仍然激动,于是拿起唾壶敲打墙壁,唾壶因此被敲缺,这就是“唾壶敲缺”这个成语的由来。
这个成语现在常常用来形容某人情绪激昂,举止粗暴,表现出极端的愤怒或不满。在今天的社会,我们也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:即使是在极端的情况下,我们也要保持冷静,理智地处理问题,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