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声罪致讨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shēng zuì zhì tǎo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声罪致讨”是指宣布罪状,迫使其接受讨伐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晋人使荀首来求蔡侯。蔡侯曰:‘寡人不得已而事晋。今晋侯命我矣,辞晋不申也。若命我以礼,虽吾宗也,敢不承命;若其不礼,弃之何害?’对曰:‘蔡其如诸?’公曰:‘寡人有子,未知其族。敢以告。’对曰:‘其母,范氏也。’公怒曰:‘蔑之事晋多矣,晋未可与也。不能事晋,而又废范宣子,以为诸侯笑,将焉用之?”’这一历史故事中的晋国因为与蔡国的关系破裂,于是派使者来讨伐蔡国。蔡侯不愿意屈服于晋国的压力,于是坚决反抗。最终,蔡国在战争中战败,被迫向晋国投降。

例句:这次事件严重违反了国际法,我们必须声罪致讨,让肇事者受到应有的惩罚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