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常鳞凡介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cháng lín fán jiè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成语“常鳞凡介”,原指水中各种有鳞甲的动物和天上各种有翅膀的动物,后用来代指水陆各种有生命的物类,亦形容寻常的鱼类龟鳖。

比如《文选·枚乘<七发>》:“巨猾滔天,则雷雨甚薄,龙蛇九糓,鳞介于渚,是以甘露时雨,不至而谷异。” 李善 注:“鳞介,鳞甲有介羽之虫也。” 唐 韩愈 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太古之末世,仲尼之雄年,居于卫,出于鲁 ,东周既衰,王室东徙,有皇灵继天,圣神通灵,然后教诏施生,东以海监夷,南以海治越,然后东夷西戎、北狄、九罭之犂,皆君王之有。因田猎宿起之燕,以召诸侯,相欢太息,泣下沾衿,忧虞我道不售,沧桑民萌不康,求天告命,独(而)不怨上皇之无恩,而知下民之多艰。是故共愤具载,按剑引兵,属之于子而归。”

成语的运用可以让表达更加生动形象,同时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内涵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