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读音是: jiā zhǔ xíng lìng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挟主行令”是一个成语,指的是一个人依仗自己的权势或地位,强行推行自己的主张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,其中记载了齐国大夫陈文子的故事。陈文子在齐国执政多年,他主张改革政治,推行仁政,但他的主张并没有得到齐国国君的支持。后来,陈文子感到无望,就离开了齐国,到了鲁国。 在鲁国,陈文子发现鲁国国君和臣子们对他的主张很感兴趣,于是他开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。他认为,国家应该以民为本,应该注重民生,应该推行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制度。在他的领导下,鲁国政治逐渐清明,经济逐渐繁荣,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。 然而,陈文子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主张得到更多的荣誉和地位,他只是默默地为国家效力。在他晚年的时候,他写了一首诗:“见我不见君,挟主行令。”意思是说,他见到了他却不认他,而是听从别人的命令行事。这首诗表达了陈文子内心的悲愤和无奈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