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读音是: zhèn lóng fā kuì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振聋发聩”是一个含义深远的成语,表示用强烈的声音震动人们的耳朵和心灵,唤起他们的警觉和反思。这个成语来源于春秋时期,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的一次对话。孔子告诉子路,他的言辞虽然可以打动人的心,但不一定能改变人的行为,因为人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。但是,如果他的言辞能够“振聋发聩”,那么就有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思,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。
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声音或言论,能够引起人们的警觉和反思,甚至改变他们的行为。例如,一位作家在小说中写到一位年轻人因为沉迷于游戏而失去了自我,但他的声音和行动最终引起了他周围人的关注和反思,这就是“振聋发聩”的表现。或者,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,引起了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,这也是“振聋发聩”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