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读音是: shòu rén yǐ bǐng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授人以柄”是一个成语,意为把权力或利益给予别人,却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,让别人能够控制自己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晋人使荀首来求蔡侯。蔡侯曰:‘寡人不得已而事晋。今晋侯命我矣,岂其命蔡侯?’对曰:‘寡君使群臣计事,而寡人不知焉。若以蔡比于曹、卫,则吾子忘先君之德,置民甚易,使人甚信,而德我小国。夫卫、小国也,亲则甚于民,不亲则甚于秦、楚。秦、楚食焉而禄之以诸侯,贡献入焉。卫、小国也,而加之以伺察。诸侯之德,如其所亲,何患之有?若弃卫于此,吾未得见而患及其大子也。’蔡侯曰:‘寡人之子,未知吾私。若早来逆寡人,寡人之子,必无恙矣。不然,寡人之子有远行者,不闻至。大国取小国,何敢不听命乎?’对曰:‘小国重则令信矣,小国轻则号令不行。令信、号令行,则上下和矣。上下和而从,则诸侯亲之矣。亲之不等于善之也?’蔡侯曰:‘子归而求晋。寡人听子。’乃使使求晋。晋人使荀首如蔡。” 这段故事中,晋国想要让蔡国归顺自己,于是派遣荀首前来请求蔡侯的同意。蔡侯表示自己是被迫归顺晋国的,晋国应该将权力交给自己来掌控。但是荀首却指出,如果将权力交给蔡侯,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小国的君主,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。相反,如果让蔡侯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,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君主,让诸侯都愿意归顺他。最终,蔡侯同意了荀首的建议,将权力交给了晋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