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读音是: qī shēn tūn tàn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漆身吞炭”是一个成语,形容一个人为了报复或者掩饰自己的过错,而做出极端的行为,比如毁坏自己的名誉或者身体,或者吞食炭灰以毁坏容貌等。
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一个历史故事。春秋时期,晋国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在外,他回到晋国后成为了国君,即晋文公。重耳身边有一个叫做豫让的人,他曾经为重耳效力,但是后来被重耳抛弃了。豫让一直怀恨在心,想要报复重耳。他听说重耳非常怕火,于是就吞炭烧身,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漆黑,以此来接近重耳,想要趁机行刺重耳。重耳见到豫让后,问他为什么要做出这么极端的行为。豫让说:“你忘了我是谁吗?我是豫让,曾经为你效力的一个人。你抛弃了我,所以我一定要让你记住这个教训。”重耳非常感动,他让豫让留在了自己的身边,并为他安排了食宿和衣物。
这个故事后来被传为佳话,并演变成了“漆身吞炭”这个成语。它告诫人们要宽容待人,不要因为一时的恩怨而做出极端的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