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读音是: fán shū kēng rú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燔书坑儒”原指秦始皇焚毁书籍、坑杀儒生的事情,现在泛指大规模地焚毁和扼杀文化典籍和人才。
例句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0回:“倒也并不是心上有什么不满意,不过一味要立主名,究竟算个什么,所以有这一趟出差的事,总得有个大员前去料理。”
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为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、文字、货币和法律而采取的措施。他先后征服了韩国、赵国、魏国、燕国、楚国和齐国,基本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。然后,他开始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工作。
秦始皇三十四年(前213年),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,下令焚烧了儒家的典籍,只保留医药、占卜和种植等实用性书籍。他还把那些批评他的人统统抓起来,并在咸阳活埋。这就是历史上的“焚书坑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