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燮理阴阳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xiè yīn yáng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燮理阴阳”一词出自《书·大禹谟》:“禹曰:俞,天下治矣。左右咸序,各得其治。鸟兽鱼鳖皆得其常。盖众功相最后一叙而成焉。帝分命和伯,五色治宅,五典奉常。宾于四门,中国先择,九里之城,九经九纬。经途平易,四通八达。禹曰:此交可也。疏通九河,陂九泽,更千陂;定渊堵,这里称为百川之宗。水土东流,九达夷衍,西通震泽,北达汇泽。诸泽发电,疾雷不及掩耳,于此甚大。此沟渠之时,当道当平。当道按堵,无有动摇。百川异源,而皆会于海。九州攸同,万国为通。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沙,南及北户,东北居湿。尔乃别土疆,分庸邦。奠高山大川于东方。山川神峰,皆为甸服。 于是帝哉帝哉,命我下相封。如予弗明,号下众伯。汝永念哉!“燮理阴阳”一词原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神羲和奉太阳神之命,执掌天地间的和谐秩序。她手持太阳神鸟金翅羽,总管八方神川泽、山陵、丘陵、薮泽、溪谷、径路、民邑、都邑、道路、百工所居、百工所成。 在周代,“燮理阴阳”一词用来比喻宰相之职:“古之圣王燮理阴阳,因天地之材,其制居室也,于是乎兴。”(引自《左传·文公·十六年》)意思是说:古代的圣明君主治理天地间的和谐秩序,根据天地的才能来建造房屋园囿,因此兴起了修建道路、挖掘水池、整治川泽、大兴丘陵、平治水土等建筑园林和娱乐场所。 后来,“燮理阴阳”一词又引申为调和与和谐之意:“吾闻古之王者天下为家,官设上下,贵贱有等,而万民不扰,且近者不害而远者安。今世主奢侈越法,上之家难赡而下无余财;群臣相矜以廉事贫能,而上无以瞻其本家妻子;百姓贫耗产业空虚;而主之上饰妇良马;倡优之徒穷弄女乐;巧匠穷土木之饰;而贫民甚矣!民有孝悌有法者厚赏之;浮说高务者穷法而明诛之。臣宰职此两者而已;不可悉的说则厚赏之!治百吏以厉群臣莫使行私请给。”(引自《商君书·算池》)这段文字主要论述君臣要合作共事调和与和谐万民、上下贵贱都要有等级之分,不可以假公济私。同时对奸邪言行之人则要严厉惩罚,使其断绝行私请给之念。 因此,“燮理阴阳”一词的内涵十分丰富,“燮理阴阳”一词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秩序的理想状态,还用于描述社会治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。“燮理阴阳”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之一,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