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是:
bìng
zài
gāo
huāng
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病入膏肓”这则成语源于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攻,攻之害大;譬如病入膏肓,其可治乎。” 春秋时,晋景公得了病,太医秦缓诊后说:“病在肓(古时医生以人体胸腹部位分上、中、下三部,肓是人体胸腹中部靠下的部位)之上,药力不到,无法治好。” 后来用“病入膏肓”比喻事情严重,无法挽救。
这个成语的例句有:
1. 那些官员腐败无能,致使百姓生活困苦,他们的罪行已病入膏肓,无可救药。
2. 犯罪分子自以为已经天衣无缝,却没想到公安机关已经掌握了证据,正如病入膏肓,一切都无法挽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