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读音是: huò cóng kǒu chū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祸从口出”是一个中国古代的成语,原意是指祸患来自于嘴巴,常用来警告人们不要多言,因为多言可能会导致灾祸。
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,其中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历史事件。在这个事件中,晋国的重臣赵盾被杀害,而凶手正是他的敌人——屠岸贾。据传,屠岸贾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杀害赵盾,是因为他在赵盾的府邸前大声斥责赵盾,从而引起了赵盾的愤怒,最终导致了赵盾的死亡。
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“祸从口出”,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多言,以免招来不必要的灾祸。在现代社会中,“祸从口出”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警示,提醒人们要谨慎言行,避免因为自己的言语而招来不必要的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