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著于竹帛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zhù zhú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著于竹帛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将其文字写于竹简或布上。在古代,人们没有现代的纸张,书籍都是用竹简或布帛制成的。竹简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,用于书写文书;布帛则是最早的纸张,用于写字或织布。因此,“著于竹帛”可以说是一种比喻,形容文字的传播和传承。

例如,在《史记》中就有这样的描述:“太史公读秦纪,至始皇末年,以为秦虽已亡,秦始皇所为,尚皆可法。自诸侯并起,以诛暴秦,光禽六王。宗室有冠辄称之,贬天子为太上皇。葬始皇骊山,下诏曰:‘朕闻之在昔,高皇帝与诸侯约,先王之盟不诛人于誓之言。今诸生在朝者三百余人,言议不可易。其与先王所受之于天,下传之万世,各行其道。’令太史公周行郡国,存问诸生,关木传博士。布告天下,咸知朕意。”这里提到太史公将秦始皇的事迹“著于竹帛”,使文字得以流传。

总的来说,“著于竹帛”这个成语可以形容文字的传播和传承,也可以用来形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影响力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