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读音是: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行崄侥幸”是一个成语,源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晋人使荀首来求蔡侯。蔡侯曰:‘寡人不得已而事晋。今晋侯命我矣。若命预勤,卫君可晋乎?寡人请为汶南君,以卫于晋。’已而告公,且辞焉,曰:‘蔡,周之少姬,武王之弟。臣文公,寡人之子也。若少有罪,彻命;其大,其逆也。蔡人不直,寡人有弟,则寡人之弟兄也,寡人有子,则寡人之子也。今晋命逆寡人,寡人之子有大事,则寡人命之。今晋使来求蔡,蔡必不给。晋若伐蔡,寡人弗能救,不若使公与之。失周而得晋,吾何利焉?’乃使蔡出甲于莘。晋师将济汶,辛晏谓桓子曰:‘不出于王命,而桓公不讨;弗及汶、济,毋以归。’乃出军。未济,辛晏以汶人焚舟。” 这段故事中,有个成语“行崄侥幸”,用来形容贪图小利、冒险妄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。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指通过冒险行为来获得侥幸的成功,而在现代汉语中则更多地用来形容那些不顾风险、只求眼前小利的行为。 这个成语的例句可以是:“他总是行崄侥幸地追求成功,结果总是失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