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贤良方正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贤良方正”是一个中国古代成语,原意是指有德才、品行方正、行为端正的人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论语·先进》中的一句话:“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,子曰:‘何伤乎?亦各言其志也。’曰:‘愿比诸君子也。’”这里“比诸”就是“与……相比”的意思。也就是说,这些人要比其他人更加贤良方正。

在现代汉语中,“贤良方正”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高尚品德、品行端正、道德高尚的人。这样的人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家庭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他们不仅能够帮助他人,还能够成为社会的楷模,引领社会风气。

例如,在《水浒传》中,武松就是一个贤良方正的人物。他不仅武功高强,而且品行端正,对朋友忠诚,对家人爱护。他的行为和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。

总之,“贤良方正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语,它代表了人类社会中最为珍贵的品质之一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