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败于垂成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bài chuí chéng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败于垂成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事情在即将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晋人使荀首来求蔡侯。蔡侯曰:‘寡人不得已而事晋。今晋侯命我矣。若命曰:‘必报楚仇。寡君知天命也,吾复何求?’对曰:‘寡君之命,谓伯舅服道周命而居大国之谓也。若此而不从,人焉率霸?’蔡侯曰:‘寡人有子,未知其所谓。其命不曰:‘必报蔡仇。’寡人不敢矣。’对曰:‘伯舅之言,寡人之子耳。’”春秋时期,楚国依仗强大的国力,不断向外扩张势力,与周朝王室产生了矛盾,于是出兵攻打郑国。郑国无力抵抗,只得向齐国求救。齐国是当时的大国之一,齐国的国君齐桓公,很有雄心壮志,一心想成为中原的霸主。他即位之初,就任用管仲为相,进行改革,使齐国实力大增。齐桓公还提出了“尊王攘夷”的口号,宣称要替周朝王室来统治天下,以恢复失去的尊严,并抵御外来的侵略。他亲自率领大军,打败了楚国,迫使它同自己讲和。讲和之后,齐桓公要求楚国出兵攻打附属于楚国的蔡国。蔡国本来已经抵挡不住强大的齐军,只得听从命令,把齐桓公所不满意的人交了出来。 “败于垂成”这个成语告诉我们: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丧失信心,不应该放弃,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