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读音是: zūn shí yǎng huì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遵时养晦”是一个成语,它的意思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隐藏才华,不露锋芒,以免招致祸患。在历史上,有许多名士和文人都懂得“遵时养晦”的道理,他们在权贵面前保持谦逊和低调,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和猜忌。 例如,唐代文学家韩愈在政治上曾多次受到贬谪和流放,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。他在《进学解》中写道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这句话表达了韩愈在逆境中不断磨练自己、提升自己的决心和毅力。 又如,明代文学家李贽在文学上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,但他却因为抨击时政、反对礼教而多次受到迫害和流放。他在《焚书》中写道:“道不同不相为谋,吾亦知其不可而为之者,谓之何哉?”这句话表达了李贽对于自己坚持的信念和原则的坚定不移。 总之,“遵时养晦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,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,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