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阳奉阴违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yáng fèng yīn wéi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阳奉阴违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两面三刀,表面上遵从,暗地里违背。

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晋人使荀首来求蔡侯。蔡侯曰:‘寡人不得已而事晋。今晋侯命我矣,辞而绝,寡人之愿也。若欲反晋,寡人之仇也。敢不唯命。’对曰:‘寡君使群臣问命于君,曰:子实晋事,寡君闻命矣。至于辞,君有之,若以君命命于寡君,寡君敢不听从。’蔡侯归此。既复命,有谒于景公,曰:‘晋人使君子来求蔡侯。寡君应之,且请过夫人。既于公矣,不若君之在也,且往见之。’复使归蔡。曰:‘寡君使绷马从余,将使于楚,故寡君使某来求蔡侯。’”

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晋国时,表面上遵从晋国,但实际上却暗地里与楚国沟通。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“阳奉阴违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两面三刀,表面上遵从,暗地里违背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