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顿开茅塞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dùn kāi máo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顿开茅塞”是一个成语,指的是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或事情的本质。它的意思类似于“恍然大悟”,但更强调突然领悟的过程,暗示了一种思维的阻塞和突然的通畅。

例句:听完老师的讲解,小明顿开茅塞,终于理解了这道难题。

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,如《论语·为政》中记载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其中的“传不习乎”可以理解为“传授的知识你是否实践过了呢?”这也暗示了“顿开茅塞”的思维过程,即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。

在日常生活中,“顿开茅塞”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突然明白了某个问题或道理,或者在某个关键时刻领悟到了某种重要的信息或知识。这种领悟可能来自于一次偶然的启示,也可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思考,但无论怎样,“顿开茅塞”都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历,能够让人受益终身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