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麦秀黍离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mài xiù shǔ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成语“麦秀黍离”出自《左传·昭公二十四年》:“昔周公摄政,践祚而治,制礼乐之官,不废旧物,于是有雝州之诗,曰:‘虽有尔小,敢不承命。其之是矣,舒而庄,威而闲。’又曰:‘橘逾淮为枳,其叶徒在。虽有敏心,终以不忘。’故《周官》、《大行人》,诸侯享礼而不废。丧礼,鼎不举,钟不平,乐不考,琴瑟不张。祝史正词,不讳国恶。哭不偯,丧不欲速,送不欲速。为君子国者,非其道,则吊;凶事不乐。示民有终始。作大事,必与百姓相利。立功勋,德也;有善事,则归之于民。赏善罚恶,中国正而民安。《诗》曰:‘仪式刑文王之典,日靖四方。’大明服德义也。今我小,非楚国之罪也。周公之后,若在而君,君必中兴之;若不在而君,君亦宜改之。若以小君处大君之间,吾虽知德义之所在,且无及也。” “麦秀黍离”的本义是像麦子、黍稷这样的农作物象征着国家的兴亡。例句:“麦秀黍离”的历史记忆与当下现实交织在一起,揭示了古今沧桑、人事变迁、家族兴亡以及“寻根意识”的难以抹去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