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是:
bīng
bù
jiē
rèn
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成语“兵不接刃”的字面意思是,兵器没有接触到对方的刀刃就已交锋了。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在战争中,双方都没有在白刃上交锋,而是通过计谋和策略来取得胜利。
例如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就曾用兵不接刃之计智退司马懿的大军。他们只用了少量兵力便成功地拖延了司马懿的进军,使得当地的粮草供应得以维持。虽然实际上兵器已经在交锋,但成语的精髓在于强调的是策略和计谋的运用。
在现代社会,兵不接刃的策略仍然有其应用价值。在商业竞争中,双方可能通过策略性的合作和协调来达到共同的目标,而不是通过直接的竞争来获得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