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读音是: yán bù dǎi yì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“言不逮意”是一个成语,形容言语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。该成语源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晋人使荀首来求蔡侯。蔡侯曰:‘寡人不得已而事晋。今晋侯命我矣,如命寡人。晋、楚治兵,会于中原,寡君欲随而朝焉。’蔡侯曰:‘楚王新庙,不欲与楚为邻。晋侯恶其无礼于楚也,故出亡一而见之。’晋人曰:‘寡君之愿也。’”
这个故事中,蔡侯的言语不能准确地表达他的意图,他希望跟随楚国,但他的言语却让人误以为他想加入晋国。因此,“言不逮意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不能准确地表达他的想法或意图。
例如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有时会发现有些人说话含糊不清,让人难以理解他们的意图,这就是“言不逮意”的体现。在商业谈判中,如果一方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,可能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损失。因此,在交流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是非常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