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成语路不拾遗的意思,造句,读音

读音是: shí 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成语“路不拾遗”指的是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。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。据传说,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桓公在亡命晋国时,将大量的贵重物品放在自己的马车上,最终安全返回郑国。郑桓公感叹道:“我曾经听说过‘道不拾遗’,现在终于亲眼所见到了。”

在现代汉语中,“路不拾遗”通常用来形容社会治安良好,人们普遍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,不会捡走别人丢失的东西。例如,“这个城市已经实现了‘路不拾遗’,真是令人赞叹。”
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成语“路不拾遗”并不能完全反映现代社会的真实情况。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、道德水平高的社会中,但仍然存在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偷窃等违法行为。因此,我们仍然需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,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,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。

© 2012-2024 成语之家 chengyu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